近日,一些媒体关于茅台酒“内贵外贱”的报道,再一次把贵州茅台推到了舆论的焦点。
为进一步弄清茅台酒是否真正“内贵外贱”?厂家对其价格是如何定位的?这种定位是否会影响茅台的长远发展?1月10日下午和12日上午,中国商报记者二进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,专门采访了该公司经理杜延秋和副经理杨卓。
在获知了记者的采访目的之后,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杜延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,以前,茅台的出口是由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做,后来,为加大出口创汇的力度,拓展国际市场,打造茅台的国际品牌,于1993年茅台酒成立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——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,主要经营茅台的进出口业务。
进出口公司成立后,就着手寻找国外经销商,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。10多年过去了,到现在茅台的进出口业务主要是进出口公司做,当然粮油公司也还有一小部分。
“不同的国家,国酒茅台的价格有差异。”杜延秋对记者说,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关税。但也并不像一些媒体说的那样,茅台是“内贵外贱”,中国人要走出去才能享受“中国制造”。
事实上,在韩国,茅台酒就比在国内高得多,因为韩国各种税加起来差不多200%,早几年就接近2000元一瓶了;在中国香港,茅台也比内地市场高一些,关税接近100%,去年上半年,在香港销售的茅台酒就已经是1000多元一瓶了,今年则更高。
来自茅台的数据显示,茅台2010年生产了2.6万吨。正是由于产量和市场的不同,茅台的价格也自然而然不一样。
按照杜延秋的说法,茅台的国际市场还属于开拓发展阶段,价格低些比较正常。
数据显示,2010年,茅台在海外的销售是6000多万美元,也就是4亿元人民币左右,这个量相对国内来说是很小的,还处于大力拓展阶段,这与茅台的销售产值相比,只占整个茅台销售的6%至7%。
“而国内市场,目前已经很成熟了,而且由于茅台酒出厂要长达5年的时间,要保留老酒,量是有限的,每年投放的就只能是那么多,自然拿不出来,所以目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。”因此在杜延秋的解释中,国内茅台价格高些也比较正常,并不像一些媒体说的那样:茅台酒是为了“控量涨价”。
杜延秋说,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,茅台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,原来茅台出口只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现在已经发展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,翻了一番多。拿美国市场来说,前几年,只卖1000多箱,市场差距大,去年上半年也才卖几百元一瓶;2010年,茅台在美国销售30吨约8000箱,市场得到了一定发展。
尽管茅台此番“内贵外贱”的差价战略已经引发公众的关注,但按照茅台“做世界品牌”的战略,杜延秋强调,下一步还会进一步大力拓展国际市场。
茅台内部高管证实,2010年国内调高13%,国外调高25%;2011年国内调高20%,国外调高30%,差距在逐步缩小。
在美国,则是去年涨30%,今年又涨30%。
很显然,目前已经备受争议的“内贵外贱”将会延续。按照茅台的计划,要等市场培育起来了,厂里再统一价格。目前,还在开拓国际市场,通过华人群体,慢慢带动西方人饮茅台。
杜延秋说,2000年左右时,境内外、国内外茅台的价格基本上是一样的,就是运费上有些差价。“后来,因为市场的成熟度不同,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关税不一样,消费环境不一样,文化背景也不一样,就调整了,逐步拉大到现在有一定的差价。”
“如果没有关税,茅台酒的价格就可能是一样的,至少差距不大,只是运费不同罢了。”杜延秋加重语气说。
不过,茅台已经注意到了内外市场价差引发的舆论关注。“近几年,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,不同国家的差价拉大了,厂里和公司也感觉是个问题,于是就又在考虑按一定比例调回来。”杜延秋说。
不过,贵州茅台酒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杨卓也坦言,一个商品价格的涨跌,最终还是要由市场说了算。 |